南京市六合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南京市六合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区政协领导到马鞍街道督查食品和农产品安全工作
发布时间:2018-05-31     浏览次数:     来源:

 

区政协领导到马鞍街道督查食品和农产品安全工作
 
为促进和推动食品和农产品安全的管理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有一个安全的食品环境,督促规范各食品加工、经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区政协组织督查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街道境内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小作坊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督。
区政协领导督查了现代农业企业“南京骏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该企业租用了3000多亩农业土地,进行了水稻、小麦、水芹菜、菱角种植、龙虾养殖等农业生产。企业常年向马鞍街道及周边地区市场提供大米、蔬菜等农产品。
在马集农贸市场了解了市场规范化管理情况,检查了农贸市场的食品、蔬菜等管理机构,检查了管理台账、检测设备。据介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每月来马集农贸市场进行一次自行采购2%的样品带回市进行检测,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每局来市场一次自行采购2%的样品带回市里进行检测,及时监测农贸市场食品安全问题,确保群众的食品安全。
在街道农业服务中心检查了农产品检测管理情况,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还现场对部分样品进行了试剂检测,现场检测结果通过仪器直接上传到区市平台,上级通过数据可以知道检测品种有无农药残留等问题。
还现场察看了小作坊加工者的生产现场卫生、生熟食分离加工、原材料储存点、经营者身体健康等情况,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马鞍街道目前已经有小作坊示范户5户,发证16户,正在进行整改的4户,整改完成后将继续发证进行规范化管理。
通过督查、调研和了解,市场监督管理局、农贸市场管理办公室、小作坊户、农业服务中心和现代农业企业在农产品、加工食品、销售食品等方面的经营情况。目前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 农贸市场管理条件、方法和手段还需要进一步
提升。农贸市场商贩流动性大、经营食品的经营户比较多、每到逢集才进场销售的流动食品经营户管理难度大,销售的食品的来源和安全无法保证,经营户中不少是来自安徽省天长市周边乡镇的流动经营者,管理难度大,市场也缺乏相对应的规范手段来制约,造成在这方面比较被动。同时还有一部分销售者是周边群众自产自销的农产品和自己加工的食品,对于其生产和加工条件方面,面方量大,监管难度大,无法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安全办的人员数量少、管理工作难度大,需要上级按照市区有关文件规定配套齐工作人员和相关设备。
2、 现代农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大、赢利难度大。
企业租种群众的土地,每亩土地年租金为450斤籼稻约600元,肥料种籽需要200元,人工机械需要300元,亩产量约1000斤,市场价格约1300元;种种植小麦700斤,约700元,成本种子和肥料约200元,人工和机械约300元。租种土地每亩地正常年份收入约2000元,支出约1500元,正常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收入约500元(2017年小麦子0.5元/斤,亏本严重)1000亩土地年收入约50万元,压力极大,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亏本情况(实际情况下有相当部分农业企业是亏损的)。根据调查:目前租种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正常情况下是以300-500亩/单位(户)经营比较合适(以户经营较好,目前有不少是这种模式),300亩-500亩土地每年净收入20-30万元,全家3-4人合适,而对于更大规模的支出成本较大,容易出现亏损(因为这其中比如耕地插秧等机械人工小规模的都是自己动手,成本相对低,容易赢利,管理也能合适到位)。就当前这种农业经营水平,建议鼓励300-500亩规模经营比较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