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为先 落地为要
程桥街道推动脱贫攻坚高质量
2016年,程桥街道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726户、人口1636人。竹程社区被认定为市经济薄弱村,古墩、河南、桂花三个村被认定为市经济欠发达村。三年来,程桥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决策部署,围绕脱真贫、真脱贫,累计脱贫低收入农户705户、1602人,低收入农户脱贫率达97%;4个经济薄弱(欠发达)村脱贫转化率100%。
一、精准定位突显脱贫攻坚工作中心地位
街道党工委全面准确把握脱贫攻坚战作为中央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的定位,全街上下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街中心工作,紧扣“5年任务,4年完成,1年巩固”目标抓牢抓细抓实。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扩大)会议4次专题调度脱贫攻坚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工作计划和相关政策,落实具体办法举措;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明确各级党组织和扶贫责任人在脱贫攻坚中的责任,纳入年度考核,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通过责任压实,确保了“一户一策”精准实用;全面落实“第一书记”制度,全方位支持“第一书记”开展工作;全面推动“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要求党员干部上户过程中既要见人见物,更要见情见策,确保真走真访真施策真出效果。
二、精准施策推动低收入农户脱真贫、真脱贫
一是“三个靶向”推动就业创业。实施“三个靶向”补助309户、92.7万元。河南社区湛承宝户,4口人,因本人突患疾病,女儿离婚没有稳定工作,生活困难,2017年,社区利用“三个靶向”政策,无偿提供8头猪苗,当年实现收入2万余元。尝到甜头后,湛承宝今年又购入15头小猪仔,预计收入可达4万余元;社区也帮助其女儿谋到稳定工作,年工资近3万元,全家成功脱贫致富,在周边产生良好效应,成为脱贫致富的典范。二是社会保障兜底脱贫。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筹资部分补助264户、614人,18.52万元,实施低收入农户急重病灾救助74户21.91万元。竹程社区倪克伦户,2口人,本人生病,儿子未工作,开始对帮扶工作不认可,通过社区走访沟通,帮助他办理了门慢手续,申请了民政医疗救助,并帮助他的儿子就业,月收入达到4000元,实现了脱贫。三是社会参与支持脱贫。结合全国扶贫日活动,组织域内企业到低收入农户家中走访慰问,全力营造全社会全面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组织农民讲师团为农民作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课,用科技助推脱贫攻坚。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为种养殖低收入农户提供免费技术支持,获得好评。
三、精准谋划推动经济薄弱(欠发达)村真发展、实增收
一是壮大物业经济。全力推动经济薄弱(欠发达)村在新城购置门面房,今年河南社区和古墩社区分别新购置1件门面房,4个社区(村)在新城门面房件数达到19间近1400㎡,为经济薄弱(欠发达)村增收注入了“强心剂”。二是发展产业经济。桂花社区今年新建100亩标准大棚,已经挂网招租;桂花、竹程社区分别开展了集体经济组织增收项目,效益初现;竹程社区冷库项目业已完工;河南社区引进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实施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这些项目为经济薄弱(欠发达)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水源泉”。三是强化基础建设。注重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向经济薄弱(欠发达)村倾斜,桂花社区、竹程社区分别实施了石营、中孙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河南社区实施了河套组宜居村建设,村级一事一议项目在4个村实施10个,其中竹程社区更是实施了5个项目,农村道路黑色化、道路绿化、标准化菜地项目、优质稻米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也重点倾斜4个经济薄弱(欠发达)村,极大地改善了经济薄弱(欠发达)村的基础条件和投资环境,为高质量脱贫转化、巩固转化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街道还组织开展了企村(社)对接,发动30多家企业与社区村对接帮扶,形成了企业和社区共同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力助推了精准脱贫。
我们将落实今天会议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目标定位高之又高、责任落实细之又细、项目推进实之又实、措施安排准之又准、工作督查严之又严,推动高质量脱贫攻坚,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