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梁街道雨花石村有这样一位老同志,他出生于1964年,2020年的“七人普”,已经是他参加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了。与以往人普工作不同的是,“科技感”、“创新感”、“时代感”贯穿“七人普”。即使“身经百战”,作为老同志的胡玉龙依旧兢兢业业。“七人普”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不影响整体工作进度,更为了能在“七人普”工作中发光发热,除了认真参与每次人普培训外,胡玉龙更是在闲暇之余刻苦钻研业务。碰到手机上的操作难点,他积极向年轻人寻求帮助并且反复摸索,不到三日,胡玉龙便能熟练地使用企业微信了。
10月11日,“七人普”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入户摸底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指导员的胡玉龙虽然不用亲自下村进行摸底工作,但他丝毫不敢松懈怠慢。10月11日下午,针对街道开展的培训工作难点问题会议,胡玉龙在村内组织召开了复盘会议。会议上,大家对“人户分离人员如何登记”的问题意见不一。胡玉龙熟练地打开企业微信中的培训课程,大声朗读着经典案例。案例中明确指出:为确保普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居住地和户口不在同一普查小区的住户在两边都需要登记……给大家吃下了定心丸。
等到难点问题讨论结束后,胡玉龙又马不停蹄地检查普查员们对企业微信操作的熟练程度。“七人普”工作中,从住户姓名底册的编制到普查长表的填写,手机成了普查载体中的“中流砥柱”,企业微信的使用更是重中之重。平时对智能手机使用并不熟练的胡玉龙,在“七人普”中摇身一变,不仅成了企业微信的操作达人,还成了企业微信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大家点开企业微信中人口普查信息采集中的摸底调查,然后点新增建筑物,点新增虚拟建筑物,对于户口在、无房且不住在咱们普查小区的人员,咱们可以这么操作。”就入户摸底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胡玉龙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大家纷纷称赞胡玉龙十分熟练人普业务。熟练源于苦练,国务院人普办下发的《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线学习的通知》中要求普查指导员第一阶段的在线学习时长不得少于16学时,老同志胡玉龙的学习时长达到了36学时。
“路漫漫其修远兮,人普工作刚刚开始,我还要继续学习。我是党员,未来如果可以,我还想再战“八人普”。”老同志胡玉龙在踏实做好“七人普”工作的同时,也无限期待着能在“八人普”工作中发挥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