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冶山街道垃圾分类受到中央和省、市、区各级媒体的关注,下面由小编带大家看看我们冶山的垃圾分类有何不同?
垃圾分类与六合农民画撞个满怀
在石柱林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梁廷根正在给墙绘上色。他笑呵呵地说:“作为垃圾分类志愿者,画好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农民画特色墙绘,也是在为垃圾分类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记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道路一侧的墙壁上,十多幅画风独特、色彩艳丽的农民画墙绘作品直观展现出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不仅改善了环境,更提高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
街道充分发挥特色农民画优势,积极探索“六合农民画+垃圾分类”的宣传模式,创作了多幅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农民画,不断提升垃圾分类宣传文化内涵;在街道主干道上悬挂垃圾分类农民画道旗1800余条;绘制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墙体农民画3000平方米……这样接地气的垃圾分类宣传方式,赢得群众广泛认可,更凝聚了齐心协力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强大合力。
这里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很年轻
“您好,这些剩菜剩饭属于厨余垃圾,应该投放在厨余垃圾桶里。”在冶山街道东旺苑小区的垃圾分类收集点,垃圾分类指导员朱王群正在指导小区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作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主体的金润福物业公司,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物业前后印了近3000份宣传单页,发动保安、保洁和内勤工作人员入户宣传。该物业在11月初撤桶并点工作一开始,就着手招募垃圾分类指导员。考虑到要向居民作宣传,物业公司对指导员招募标准提出一定的要求,文化水平、年龄、责任心都成了考量标准。物业公司主管徐学祥向记者介绍道:“我们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很年轻,平均年龄在35岁,相较于年龄大一点的指导员来说他们精力更加充沛。前期针对指导员的专业培训他们学习掌握得也很快,指导居民也十分有耐心。”
朱王群,今年32岁,为了兼顾家庭选择了当垃圾分类指导员。“以前在公司上班,离家太远。现在在家门口工作,下班几分钟就能到家了,孩子正上小学二年级,就近工作也方便照顾孩子。”此外,也正是她积极向物业进行建议,经过物业的反馈,街道组织专业的画师把深受居民喜欢的六合农民画绘到了分类收集房的外墙上。
“红灰榜”助力垃圾分类见实效
徐某是东旺苑小区的一名居民,刚开始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时候,因为他没有及时到分类收集点投放垃圾,上了一次灰榜。不过最近他又上了一次榜单——红榜。他说:“垃圾桶少了很多,以前桶旁边还偶尔有没有扔进去的垃圾,现在桶都集中管理了,小区环境也变好了,垃圾分类我们必须要支持。”
2020年11月1日强制分类工作启动的当天,冶山街道厨余垃圾总量仅仅0.7吨,12月1日增至3.3吨,到2021年1月21日已经达到4.5吨,已经占街道当天垃圾总量的25%。下一步,区垃分办将在冶山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推进的基础上,在全区进行生活垃圾混投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强化居民分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