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疫情发生以来,冶山街道注重谋事“一盘棋”,成事“一条心”,干事“一股劲”,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确保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坚决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谋事“一盘棋”
“大美冶山是一家,防疫关乎你我他。有中高风险地区行程史人员及其同住家人赶紧向社区网格员报备。携手抗‘疫’,你我同行,谢谢您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连日来,一架载着扩音喇叭的无人机在冶山街道冶山社区上空来回飞行,疫情防控知识也精准地“落”到了社区的各家各户。
自战“疫”打响以来,冶山街道以“疫情就在我们身边”的紧迫感,立即行动起来,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把群众安危放在心里,把防控责任扛在肩上,争分夺秒做实做细疫情防控措施,形成齐心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街道主要党政领导分片督导,靠前指挥,堵漏洞、补短板,全面构建疫情防控网;全街近500名党员、团员全面充实到全街企业、社区、网格等一线“战场”;全体干群形成合力,61名村两委班子成员、47名网格员争做疫情防控的“引领者”、奉献爱心的“传递者”,带头做好辖区内的疫情排查、核酸检测采样等工作……自禄口机场疫情发生以来,冶山街道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布置会议,传达贯彻落实市委、区委部署,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指挥调度。街道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设的11个工作组,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面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成事“一条心”
上午10时,在冶山街道双墩村防疫查验点,毒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照射着席晨骏,豆大的汗珠顺着他那被晒得黝黑的脸颊慢慢滚落下来,身上的衣服更是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但他丝毫不因天气炎热而有半分懈怠,面对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他认真地做着测温、查验健康码、登记等工作。今年20岁的席晨骏,是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去年寒假期间就在冶山街道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已有相对丰富的防疫工作经验。今年暑假期间,面对突发疫情,他再次主动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
而此时,他的父亲席凌竹和母亲陈翠萍也冲锋在战“疫”一线,与他一起并肩作战。席晨骏的母亲陈翠萍是冶山街道六冶茶叶专业合作社的会计,禄口机场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报名参与志愿服务,奔走在抗“疫”一线;他的父亲席凌竹是冶山街道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一名党员,当前主要负责协调街道防疫物资分配、车辆运送等工作。“儿子主动要求来做志愿者,作为父亲,我非常支持。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我们也希望通过志愿服务让他得到锻炼,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席凌竹如是说。
像这样一家三口全都冲锋在战“疫”一线的生动事例只是冶山街道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个小小缩影。东王社区75岁高龄的老党员王志华现在是小组长,曾任过村书记,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农村工作经验。全民核酸检测工作开展以来,不管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他始终坚守一线带队入户摸排人员核酸检测采样情况,宣传劝导动员群众配合社区工作。张琦是冶山街道城建中心工作人员,根据部署安排,他参与对接服务石柱林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核酸检测采样现场、在防疫查验点,只要是抗击疫情需要的地方,都能看到一位头戴草帽,臂戴红袖标,举着小喇叭维持秩序的志愿者。“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有着十年党龄的党员,我有责任和义务冲锋在前。”张琦这样说……
当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时,基层抗疫一线的他们用执着与奉献贡献着不可或缺的战疫力量,筑牢抗疫的铜墙铁壁,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干事“一股劲”
“谢谢您的配合,天气炎热,您喝口水……”在冶山社区娄西防疫查验点,现场值守人员向过往车辆驾乘人员递上一瓶矿泉水,感谢他们对工作的支持。一瓶小小的矿泉水无形中拉近了广大群众和抗疫一线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志愿者们说:群众都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时常会听到他们说一些关心的话语,让我们感到很暖心。
虽然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序进行,但难免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一些影响。为了深入推进“主动服务、暖心服务、优化服务”三大服务,冶山街道采取听一听、问一问、翻一翻、看一看“四个一”工作法分类施策。疫情防控商超组开展“扫街”行动,听问翻看街面商超、餐饮、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防疫工作落实情况,保障街道正常运转和居民日常生活;针对老年人无智能手机无健康码出行困难的问题,社区帮助彩印“苏康码”;在街道防疫查验点,为过往车辆司机提供矿泉水,在这炎热天气送去一份清凉;在辖区企业,安排驻企联络员宣传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了解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困难,携手企业共克时艰……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冶山街道将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全面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