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南京市六合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见美 见富 见未来 ——龙池街道现代农业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1-12-07     浏览次数:     来源:

近年来,龙池街道紧紧围绕绿色蔬菜、优质稻米、龙池鲫鱼几大支柱产业,大力扶持远望、隆盛油脂等龙头企业,稳步培育中农环源食叶草种植、叮咚买菜等优质企业,用心打造好龙池鲫鱼核心示范养殖基地,着力发展霸王圩康养、苏康民宿等生态休闲农业,全力推进智慧农业、科研基地建设,逐步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聚、提升品牌影响力,街道现代农业发展硕果压枝,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正努力向国家级农业园区迈进。

如今,“龙池鲫鱼”成为六合区首个国家级农产品单品类区域品牌,园区承接过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目前,正打造以龙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为支撑的农业产业新格局。2021年1-9月份,龙池街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85元,同比增长8.5%,全年预计65406元,同比增幅8%。

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每天清晨五六点钟,南京“菜篮子”生产基地之一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内一片繁忙,一辆辆满载新鲜蔬菜的卡车从这里直奔主城区。

龙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现有农业企业30余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家庭农场30家,种植大户102户。园区已建成标准化菜地近2000亩,高效设施农业约2400亩,高标准农田6000亩。建成标准化种养殖(水产)基地约2400亩。园区现有果蔬种植约9000亩,主要产品为矮脚黄、小白菜、韭菜及西瓜、草莓、葡萄等。以远望富硒公司为引领,形成稻米订单种植约2万亩。龙池鲫鱼于2020年9月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成为六合地区首个国家级农产品单品类区域品牌,目前已流转707亩水面,建设核心示范养殖基地。园区流转土地约27000余亩,果蔬产业年产值约1.2亿元,水稻产业年产值约6000万元。

时间的书页不断翻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六合区是南京都市农业板块重要组成部分,龙池街道更是六合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板块,为区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勇于创新的龙池,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市区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全街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2019年,龙池现化农业园成功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并启动了“和美龙池”公用品牌建设。去年9月“龙池鲫鱼”成功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此外,隆盛油脂、远望富硒、苏康生态园等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创立一批品牌农业。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现代农业生产配套不断完善,储藏运转能力和均衡上市能力大幅提升,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添了农产品附加值……一幅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集约的现代农业的美丽画卷在龙池徐徐展开。

乘着乡村振兴战略东风,龙池全面落实各项支农、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西瓜、草莓、葡萄为主的林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得到稳步发展。

“农旅双链”把种庄稼变成“种风景”

乘着冬日暖阳,与亲朋好友相约去一个菊花绽放、空气清新的地方,尽享田园风光,再品尝一下龙池鲫鱼、挂胚鸭、新集老母鸡汤等“明星产品”美食,离开时带上新集8424西瓜、妯娌草莓、百分百葡萄等优质瓜果与家人分享,龙池街道就是一个好去处。近年来,龙池街道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发展“特色农业+农耕文化+特色旅游”深度融合的旅游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街道大力推行一三产融合发展,依托农业特色、田园资源、民俗文化,打造农业生产体验、休闲观光农业、农耕文化、农家乐等为内容的休闲观光田园示范区,重点建设与开发休闲采摘、创意农业、科普农业,集棸发展打造霸王圩康养度假、苏康休闲民宿、谢云花卉观赏等农旅基地。同时,积极开发农业的多种形态和功能,通过“互联网+”开展认养农业与智能导游导览服务。认养农业,“养地”以供自食,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一对一的绿色、有机食品。把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转换成具有观光、体验、休闲价值的旅游产品,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

“土地流转政策使我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村民孔祥河告诉记者,现代高效农业让朱营村的村民从田里腾出了手,农民直接收取承包费,并通过给种植大户劳务输出,切实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让种植户和村民实现双赢,尝到实实在在的“甜头”。龙池街道发挥园区规模带动效应,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园区常年吸纳2000多人就业,带动周边多家农业经营合作社形成合作模式,拓展周边农民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收益。除此之外,龙池街道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示范园内农产品销售旺盛,外聘第三方服务机构-丰收大地公司,对园区内优质农产品进行直播推广带货,并免费提供给有直播需求的园区企业使用。示范园的快速发展,让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

品牌效应擦亮龙池农业“金名片”

“和美龙池”区域公共品牌促农增收,品牌成为连接生产、销售的渠道和平台,成为龙池街道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壮大的助推器。园区注册“和美龙池”区域公共品牌,并已授权6家农业企业在使用,以祥云、龙、鲫鱼为元素,推出区域公共品牌LOGO图,并注册商标,龙池地域农产品逐步推向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水产养殖是龙池街道特色产业之一,目前共有水产养殖约5000亩。其中本土水产 “龙池鲫鱼”于2020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成为六合区首个国家级农产品单品类区域品牌。龙池街道与区农业局,共同注资在龙池街道朱营村孔家湾流转水面约707亩,打造“龙池鲫鱼”核心示范养殖基地,建成后将实现“龙池鲫鱼”的种苗培育、生态养殖、检测追溯、展示展销、科普培训、产品研发、物流仓储、休闲垂钓、美味品尝等功能。该项目总投资约6000万元,预计于2025年底前建成。建成后年可出水50万斤成品鲫鱼,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净利润达1500万元;园区内的国家级龙头企业-远望富硒公司,是首批苏米核心企业,公司主营富硒系列大米生产加工销售,年形成稻米订单种植业务约2万亩,年产值近20亿元。该园区内以该公司为引领,街道内水稻年产值约6000万元;此外还建设230亩高效设施大棚,对蔬菜科研成果进行连片种植示范,打造蔬菜产业示范基地,融入全程机械化、监管溯源等智慧农业科技,积极在全街道乃至全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龙池街道结合园区展示展销中心、农业科普长廊、科研示范基地、智慧农业展示区等点位,拟打造六合区内第一家集培训教学、观摩实践为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后期还将结合果蔬采摘、花卉观赏等基地,打造青少年农业科普研学基地。

不断提高科技化水平,搭建双创孵化平台,街道为园区优质企业免费提供临时过渡办公场所,为高学历农业科技人才免费提供创业办公场所,为农业高校院所提供研学空间,并加强与各级科研院所(校)合作。

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农业优质高产,除了新品选育外,还离不开智慧农业技术助力。当你真正走进龙池的田间地头,你会发现,农业领域的智慧程度已超出你的想象。无论是春播夏种,还是秋收冬藏,农业生产的各环节都不乏“智慧因子”。

“棚内相当于人工构建了一个智能生长系统,智慧管理平台接入了盛世花海、苏康生态、百分百农业、瑞润农业、刘氏水产等农业生产企业。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种植环境中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等环境数据,通过蔬菜生长模型,自动控制调节蔬菜生长所需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通过定时设置喷灌滴灌,实现对农作物的自动灌溉,达到种植的智能化管理的目的。”龙池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智慧农业体系,依托互联网技术、3S技术、农业机器人等技术,服务于叶菜和稻麦产业,实现高效优质生产;通过强化“人+技术+产品+品牌”融合,建设智慧龙池农业大数据分析决策平台,带动园区产业辐射周边又好又快发展。

据悉,龙池街道智慧管理平台囊括了园区概况、智慧物联、四情监测、综合监管、产业市场、电商统计、乡村文旅、社会化服务等九大模块。整个大数据平台建设以软硬件相结合,通过物联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构建:“1个中心+4个平台+N个应用”的智慧农业信息体系,服务于园区。将区域内的资源优化,协调三产融合发展,实现指导生产、服务产业、促进消费的目标,建设真正服务于农村产业的指挥中心。

高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绿色生态农业的引入,目的正是为了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造血”功能。通过深入推进“智慧农业”的建设,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巨大活力,促进农业更加高质高效,农村更加宜居宜业,农民更加富裕富足,不断展现新风貌和新成效。

一路走来,

龙池街道现代农业演绎着精彩。

站在新起点上,

龙池现代农业将在改革发展中

继续砥砺前行。

龙池,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