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程桥街道桂花村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体项目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建成后可用于农产品初加工、冷藏、稻麦烘干、农产品展销,并向周边种植大户提供农事服务、农机服务等,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事实上,桂花村探索富民强村的脚步始终未曾停歇,2018年便成立四月天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注册“富桂欣农”大米商标,将大米种植作为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村民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就业1500余人次。2023年,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向“高”攀登,合作社还打造了特色虾田稻米,推出新品胚芽米,促进优质优价。“依托生态优势,我们与文化旅游公司合作,正在打造‘乡村特色民宿+农业种植+生态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消费新场景,拓宽富民强村新通道。”桂花村相关负责人说。
在程桥,各村居在富民强村的道路上你追我赶。唐楼社区在做好街道餐厨垃圾转运、垃圾分拣站运营、棠邑广场管护、水库运营维护的基础上,今年将以恋山坝上草原农旅发展为契机,引入社会资本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孵化器,引导百姓经营农家乐、民宿,通过党建引领、乡贤带动、群众参与,构建“1+1+N”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让群众“家门口”就业致富。
古墩村陆续收回盘山小学、西王小学、龙潭水库边60亩土地等集体资产,翻建原盘山供销社房屋,积极对外招商,发展村集体经济,提速乡村振兴步伐。
打造“新样板”
乡村治理再上新台阶
程桥街道金庄社区王营组居民张某某与王某某因滴水坡建设问题产生矛盾。经社区多轮调解,双方依然各不相让。最终,社区找来政法网格员,通过法律宣传,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并签订调解协议书,一起长达多年的矛盾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政法网格员进网入格,得益于金庄社区创新治理模式,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针对辖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程度不高等问题,金庄社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构建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综治“四治”融合为路径,产业振兴为支撑的“141”乡村治理模式,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平安建设共同体。工作开展以来,金庄社区顺利实现“零案件”等,以及“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平安稳定目标。这一乡村治理模式被业内称为“141”乡村治理“金庄样板”。
放大“样板”效应,如今,“141”乡村治理模式已在程桥街道“遍地开花”,实现了以基层善治助力街道“大平安”的目标。下一步,程桥街道将不断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为目标,深入推进“精网微格”工程,持续擦亮“141”乡村治理“金庄样板”品牌,推动社会治理向“法治化、网格化、智能化、多元化”转变,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