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辖区有全国最大的代糖生产基地——“隐形冠军”先卓食品,六合横梁被称为“南京最甜街道”。在横梁,像这样的“小而美”企业扎堆已成一种现象:缺少名企、巨头的聚光灯,却有着难以比拟的灵活性;规模可能不足够大,差异化竞争力却足够强。
今年以来,横梁街道启动实施“十亿级产业集群”培育行动,通过龙头引领、链式招商、转型升级、生态赋能等实招,逐年逐级助推“产业强街”再上台阶,力求三年内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年产值超30亿元、食品大健康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10亿元。
街镇企业如何扎根壮大、做优做精?记者在横梁看到了新思路、新实践和新打法。
“近三年年均增长超30%,发货仓、办公场地严重不够用。”横梁街道王子庙工业园,南京绿沃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新工厂建设现场一片繁忙。作为南京市“瞪羚企业”,公司主营可降解食品包装材料生产,去年营收近1亿元。董事长王冲告诉记者,电商购物高速发展为公司带来强劲风口,尤其是最近外卖市场火爆,工厂机器产能全开,订单多到来不及生产。
“有了3万多平方米的新厂房,明年营收预计能上个大台阶。”王冲说,“横梁产业底子好,制造业有集聚效应,辖区100多家企业都是我们的客户。”
在横梁,项目建设如酷暑的气温一样热气腾腾。
驱车一路看去,南京锐进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新建的两栋近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拔地而起,如今已经建成投产,公司自研自产的射频器件水质在线监测仪器打破国外同行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距离该项目不远处,江苏宝加科技的新项目的节能环保新风换气系统和热泵节能模块制造基地也已落成。
不少扎根多年的制造业企业持续“追投”,看好横梁。外商独资企业美蕾电子主要从事手机、电子产品等元器件的制造,上半年实现产值2.6亿元;先卓食品“人歇机不歇”提高产能,全力备战月饼消费高峰,订单排到几个月后。
颖瑞数控、大劲精密、鑫科玛数控机床等夯实高端装备制造的基础,对外递出数控机床“产业名片”;先卓食品、宝立食品等2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让这里成为南京都市圈的“中央厨房”。
横梁街道在建的食品产业园是南京市规划里为数不多的食品类专业园区,目前一期已经主体竣工,签约落户卤人甲等食品企业,意向销售面积超3万平方米。作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雨花石的原产地,横梁正从“美石之乡”迈向“美食之乡”。
与此同时,今年街道各工业园区提档升级也在加快推进,滕营路等8条道路启动综合整治,新市镇建设发展如火如荼。
从“大环境”上看,作为“宁扬门户”,横梁街道本就优越的区位优势还在进一步放大。横梁南有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501科创带,西接江北大道发展带,与这两大发展轴的交通连结越来越紧密:去年,G328国道横梁先导段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今年秋,用好和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双结对双促进”资源,滕营路东延段跨新禹河大桥和连接线明确将开工建设,姚徐工业园区到绕越高速横梁入口车程从半小时缩短到几分钟,产业发展后劲十足、空间巨大。
“新工厂建成后,我们要把人员规模扩一倍,从普工、白领到技术员都要招,还想建一支专门的外贸团队,加速出海征程!”南京合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凤标兴奋地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虽然今年以来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扰动、订单量有所减少,但是周凤标从来都对企业充满信心。他于7年前在横梁街道创立企业,公司主营石油钻采专用设备、矿山机械制造等。一边打市场、攒口碑,一边联合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公司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个头不大却长得结实。合泰机械生产的尖端设备成功进入中国石油供应链,被用于新疆塔里木油田“中国第一口万米科探深井”,验证了公司产品的过硬品质和出色性能。周凤标自豪地把新闻转发在微信朋友圈,激动地告诉点赞的好友们:“这是真的!”
“下一步继续向‘高精尖’努力,从初级加工向成品制造升级。”公司去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周凤标在街道拿地31亩,计划投资上亿元新建1万多平方米厂房和办公楼,现在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中,预计今年10月竣工,他希望最快明年春节前就能搬进“新家”。
即使没有庞大的规模,也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低调成长持续盈利——“小个子”也有大梦想,在横梁这样的企业真不少。南京泰宇矿用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本土企业,前年由于扩产需要,投资1.2亿元新建厂房和办公楼,今年项目正在续建中,计划年产1000台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江苏中装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新上马了挤出成型设备零部件生产制造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
记者发现,横梁制造业有家底,除食品制造之外,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也是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方向。仅这两年,该街道就有十来家企业陆续拿地建厂,上马亿元项目后二次“发育”,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它们个头不大,却稳扎稳打不断壮大,呈现“小而美”特点,为产业夯基提效、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支撑。
大抓项目夯实制造业根基,让横梁实体经济驱动力更强。今年上半年,街道经济运行承压前行,项目建设蹄疾步稳,规上工业总产值20.25亿元,同比增长14.58%。正是这样一大批“有梦想”的小个子企业扎根横梁,带来了直接就业和服务业的烟火升腾。一组统计数据显示,横梁约7万人口中,在本地就业率高达40%,制造业稳就业贡献不可小觑。
“旺季时仓库不够,很多订单只能外发,急需解决仓库问题”,“北面路边厂房没有车辆进出道路”,“园区入驻企业均为食品企业,急需解决用电双回路问题”……
在横梁,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每季度一次雷打不动,包括领导班子在内全员参与的企业走访收集诉求每天不断,组建的企业服务微信群,各部门工作人员作为“店小二”7×24小时全天候在线。“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村”三友湖村发明的党群服务联系卡,今年作为书记项目在全街区域内推广,经验还被复制推广到为企服务上,企业“吹哨”随叫随到。上半年,街道共完成企业走访200余次,收集具体诉求29条,四分之三以上已经妥善解决。针对工业企业招人难题,街道联合区人社局开展企业用工招聘会4场,线上线下推荐用工岗位80多次,服务企业72家,达成用工数200多人。
今年,街道启动“将心比心、换位跑流程”行动,以问题导向提建议、促整改;瞄准“主动、精准、高效”,精心组建投资代办专班。代办员肩负从项目立项、土地审批、规划许可直至竣工验收的全流程“一对一”服务职责。针对高频事项制定标准化代办清单,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探索食品企业“一件事一次办”。通过提前介入项目、实施容缺预审等方式,大幅压缩审批时限。目前累计服务重点项目25个,平均审批时效提升60%。其中,8个亿元以上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最快15个工作日便完成全部手续。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头等大事,横梁街道凡事为企业多想一步,将“将心比心、说话算话”理念融入服务全过程。南京雅堡铁艺有限公司是本地一家较早从事铁艺栏杆工程、钢结构工程的老牌高新技术企业。随着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需求减少,公司业务受到影响。街道积极引导其向文化企业、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前不久,经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牵线搭桥”推介,公司成功承接了南京大学一场毕业典礼的铁艺花架设计与制作项目,“新赛道”正越走越宽。
眼下,抢抓国家级江北新区、宁镇扬同城化等叠加机遇,横梁街道正紧扣六合区“两个千亿”奋斗目标和“2442”整体发展布局,主动拥抱高校创新资源密集的六合产业科技创新港,加快融入六合区“双轴联动、双轴互动”新格局,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